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节长假将来临:持股OR持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2日 23:26  投资快报

  记者 张厚培 黄梓南 梁玉婷

  再过5个交易日,A股市场便将迎来春节长假。一个老问题又摆在面前:该持币过年还是持股过年?所谓“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股不同”,这给了市场参与各方再次带来了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的“纠结”,而本周A股市场政策面的热闹格局又增加纠结的氛围。那么,在目前的背景下,应选择持币还是持股过节呢?

  市场背景:

  有利因素占上风

  从以往经验来看,长假往往具有放大节前趋势的能量,即节前行情强势,那么节后行情往往会大幅高开,迅速获得红包行情。反之,节前行情不振,那么节后行情可能会持续疲软。不过,历年长假期间,总有一些投资者喜欢选择在节前将所持股票变现。而这样做主要是担心长假期间,会有“利空”消息出现,持股风险较大。

  分析人士指出,长假期间不确定的因素较多,尤其是在A股市场渐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更是如此。不仅仅需要看长假期间外围股票市场的走势,还要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而这些信息在长假过程中往往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也正是基于此,投资者才不得不重视长假期间到底是持股还是持币的选择问题。

  在谈持币还是持股过节之前,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最近一段时间的概况吧!自沪指跌破2300点以来,虽然政策暖风一直不断,如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吸引长线资金入市、汇金持续增持等不断的政策利好,但是,在市场对于基本面及资金面预期依然悲观的背景下,市场对利好的反应普遍冷淡,股指选择持续下挫。

  这一状态直至上周末管理层发出“提振股市信心”后,市场的悲观预期才开始趋于稳定,加之监管层出台一系列措施积极响应,如郭树清主席有关“新股定价机制改革、加强债券市场融资、继续吸引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入市”等有关改革的利多言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地方养老金入市是大趋势,以及“中字头”央企着手进行的实质性的二级市场增持行为,使得市场预期开始出现明显改善。

  万联证券研究所所长高上表示,从投资环境来说,近期市场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利空消息,这对市场而言是有利的。结合欧美股市的上涨态势,国内监管层也出台相关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政策,有利空阶段性出尽的感觉。从过去20年的历史来看,春节前后5日市场上涨的概率比较大。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微博)认为,近期有利的因素比较多,例如温总理近期的讲话提振了股市的信心;证监会也对市场的问题作出了改进的部署,像IPO的定价机制问题、打击内幕交易等;还有CPI的回落,国家经济调控也从防通胀进入了稳增长的通道。但不确定的因素也存在,例如外围的欧债问题、美债问题,还有房地产、地方债的问题;另外供求关系上也存在接不上的担忧。在分析近期市场的状况时不能一边倒。

  持币派:

  短期持币或胜于持股

  当前A股市场的走势似乎并不宜过分乐观,一方面是因为资金面紧张的格局未真正缓和,这将制约市场的运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股价结构调整趋势也未有结束的信息,新股破发、高估值股票的回落等压力犹存,这是春节长假期间所无法缓解的。

  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下周是投资者提钱的最后几交易日,目前市场的反弹或许令市场存在一定的抛售压力。作为投资者,其实不必过于注重市场短期的波段,要学会适当适度的“休息”,不必整天担忧踏空。因为在这样的市场中,从来不缺少投资机会,缺少的只是发现的眼睛和足够的资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短期持币或胜于持股。

  有券商分析师在接受《投资快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持股还是持币,关键是需要衡量市场机会与风险究竟谁大,虽然本周前两天A股市场一改颓势,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板块热点纷纷接力表现,市场也一度认为本轮的探底已经基本完成,春节前后有一波行情,反弹至2500、2800甚至3000点等点位的预测也纷纷出现,但是本轮的反弹主要是基于国家领导人等的口头喊话所带来的信心回稳,在市场所面临的基本面等还没有发生改善的背景下,这样的反弹很难持续。大盘可能开启再次探底之旅,还是持币节后再战为宜。

  “在反弹行情中要保持一份冷静和理智。”华泰证券研究员郭春燕表示,本轮的反弹是基于国家领导人的口头喊话所带来的表面信心,实体经济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从信贷投放及市场资金的宽松预期来看,目前并未有明确放松的迹象,如果1月的信贷投放达到1万亿以上,降准的预期得到兑现,那么市场或许还会延续反弹态势,但目前来看,本轮反弹延续的动力不足。

  郭春燕进一步指出,经济下行的态势还在延续,特别是进出口贸易方面,去年12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延续此前下行趋势,双双创下两年多来的低点,海外需求仍在趋于疲软,国内投资下滑、消费不旺造成进口不振,而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仍较为严峻,国内外环境变化对中国外贸的影响还在继续发展。本轮反弹的周期类板块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善,动力煤价格不断下跌、钢材面临严峻的被动去库存,有色的下游需求未见复苏。

  持股派:

  政策暖风频吹 应积极参与反弹

  在政策暖风的刺激下,本周市场开始接连大举放量反弹。对此,分析认为,股指这波反弹的基础在于此前政策底已然明朗,而股指在前期强势股强力补跌过后,市场恐慌情绪已得到较大程度的宣泄,管理层的维稳则成为稳定市场预期的一个契机。尽管复杂的经济形势或将使得股指的走势面临反复,但一段时间内,政策暖风依然将频频吹动,这有助于市场预期的持续改善,股指反弹进程有望延续。应积极参与反弹,持股过节。

  “建议持股过年。”中原证券(微博)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在接受《投资快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温总理的讲话已经很明确地表明了态度,低估值的现实状况和流动性改变的预期是发动行情的最基本因素,而这轮反弹行情也是这两点推动的。同时,外围的情况也有所好转,欧债问题前景渐趋明朗有利于A股的企稳,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持股比持币收益大,机会大于风险。

  高上表示,2011元旦后大盘有筑底企稳的迹象,技术上存在反弹的空间,阶段性的利空出尽。最近两会的相关政策也会出台,相信对大盘有一定的影响。建议仓位不重的投资者以持股过年为主,而仓位比较重的投资者可以示反弹格局来看,如果反弹比较急,可以逢高减仓,但仍以持股过年为主。

  “政策暖风频吹下,市场对于政策面及资金面的预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在此助推下,市场估值修复的进程或仍未结束,这有助于促进股指进一步反弹,尽管中间或因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变化而或出现一定的反复,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已发生一定的变化,由前期对于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开始向政策微调预调的正面预期转化,股指反弹有望延续,持股过节是相对好的选择。”深圳一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记者。

  李大霄也赞成持股过年,认为这是机会大于风险的选择。“一是大家都普遍认识到的许多公司低估值的现象,便宜的股票还是不少的;二是一般春节过后,市场的资金面会更倾向于宽松;三是刚公布的12月CPI 数据,通胀问题受到了控制,宏观调控会进一步转向宽松。我们看到,近期市场的投资氛围已经形成,国家队也陆续进行增持。”

  持股操作策略

  从本周股指进入反弹盘面表现来看,板块轮动特征十分明显,先是权重股率先止跌企稳,随后,低估值周期性品种率先启动,带领股指强势上攻,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防御型品种开始紧随而上。最近两个交易日,尽管股指在持续上攻过后出现震荡整固的压力,但是板块轮动依然持续,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软件等周初表现不佳的品种也开始大举发力。

  业内人士指出,股指强劲的超跌反弹有效激发了市场蛰伏已久的做多动能,成交量也开始有序放大,这些都有利于后续市场信心的进一步恢复。与此同时,政策暖风频吹也有利吸引场外资金进场。

  那么选择持股过年,在操作上应如何进行配置呢?光大证券分析师冯钦远表示,虽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反转的条件还不具备,但货币政策转向、监管层背书以及市场自身趋势等积极因素有望推动反弹继续演绎。

  在操作上,冯钦远建议,采取“长短结合”的配置思路。其中,长线配置以基本面已接近底部、未来运行趋势向好、且有政策扶持预期的早周期行业为主。短线配置则着眼于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主题性投资机会,作为进攻的奇兵。此外,金融板块估值和位置均明显偏低,基本面风险不大,能攻能守,为组合提供了良好的均衡性。

  之所以选早周期行业作为长线配置,冯钦远表示,主要是因为早周期行业 2011 年受到政策调控、前期刺激政策退出和需求下行的影响,基本面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调整,目前行业景气水平偏低。而展望2012 年,早周期行业又是政府除基建投资之外为数不多的政策发力点和受益者,并且对这些行业的扶持也符合经济转型的长期需要。在这一板块中,目前最看好家电和汽车。实际上,商务部已在着手研究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的接续政策;而对于汽车行业的扶持政策也是近期市场猜测的热点。

  对于短期选择主题性的投资品种,冯钦远理由是,由于经济基本面整体而言亮点较少,主题投资可能仍将是反弹中的热点。其中,我们相对看好农业和信息服务。中央一号文件已经锁定农业,种子和农业科技子板块必然显著受益。信息服务行业也是政府大力扶持的行业,短期内可能有免征营业税、IT 服务标准提高以及加大对传媒行业扶持力度等催化因素。

  金融板块呢?冯钦远指出,估值已处历史低位,安全边际足够,攻守兼备。可以用这个板块来增强组合的平衡性。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

点击进入[上证指数吧]讨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